编者按历史是什么?历史犹如一头沉默的大象。后人乃至后人的后人,多有些像摸象的“瞎子”,因触摸的位置不同,各有定论,各持己见,因此才起争端。
事实反而是,“口水战”越激烈越好,因为真相只有一个,而争端只会让探秘的脚步越来越靠近真相,直至真相水落石出。
十七届六中全会掀起的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大潮,意味着中国已进入文化中国时代。这一时代的显著特点,即是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
新近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点开网络,事关文化改革、文化交流、文化创意、文化惠民的新闻层出不容,花样翻新,浓墨重彩。这其中,“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不绝于耳,而且成了非常炙热的一个话题。
何为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又叫头脑产业、朝阳产业、艺术产业、版权产业等。用公式的形式表示: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智力+科技,是一种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年初,陶明伦书记《工作报告》中鲜明提出“文化经济”一词,新近又高屋建瓴提出了“商丘六大标志”,这是商丘立足发展新起点上的新要求、新目标,其划时代的战略意义,将拉动商丘经济迅速腾飞。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已将更多的时代机遇推到了文化大省——河南的发展前沿。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动力的源泉在哪里?智力支持的智慧在哪里?在华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化”优秀传统文化为经济崛起增长点的创意中。
如同儒家思想一样,老庄思想同样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项凝心聚力的优质资源。
蒙墙寺与青莲寺,或者说民权县与梁园区,不妨缩短“摸象式”的争端时限,或者结成战略合作联盟,共同发展庄子文化创意产业。巨人携手,多的是经济力量,多的是人脉资源,多的是头脑和智慧。
专家论道
商丘历史学家、商丘师院李可亭教授曾做客商丘网《商丘大讲堂》,畅谈梁园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其中广征博引地论道过庄子文化“民权说”的真与伪。
李教授旗帜鲜明地表示:“梁园区是道家文化特别是庄周文化的发源地,因为梁园区李庄乡为庄子故里,具体在蒙墙寺村附近。”
“民权说”的主要史料根据是南宋罗泌的《路史》。《路史》说:“蒙即考城,为庄子生处,庄周故里必有所据。”又在“蒙”条下注:“六国,楚为蒙县。蒙,泽也。生庄子,为漆园吏,乃庄周故里也。”
李教授直指症结:第一,“楚为蒙县”句,不通。如果解释为“蒙就是楚县”,更不通。当时既未设县制,庄子亦非楚人。第二,《路史》记载三皇至夏桀时期的大纪事,多舛谬,如上引文应是春秋鲁庄公十二年,而《路史》误为十五年。第三,《辞源》“路史”条说罗泌《路史》“多不经之谈,喜出新意,好用僻辞古语”。以“不经之谈”为依据,其可信程度令人置疑。以此看来,民权县青莲寺村至多是庄子的葬处,但绝非庄子的出生之地。
综上所述,李教授得出这样几点认识:
第一,由于庄子生平史料较少,由于民权县顺河乡清莲寺村和山东曹县梁堤头乡毗邻宋之蒙,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疆界多变,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淤积严重,庄子故里究在何处,看来目前仍很难确指。如果牵强一点,可以说西起清莲寺、中经蒙墙寺、东到曹县东南部这一区域都是庄子的故乡。
第二,从《左传》、《史记》等价值较高的史料记载出发,加上蒙墙寺地下出土的隋唐以后的文物推测,从方向和距离看,今商丘李庄乡蒙墙寺一带应为宋之蒙所在地。
第三,据现有资料看,庄周祠最早建在小蒙城,为北宋宋城县秘书丞王兢所建。苏轼曾应邀于元丰元年(1078年)11月19日写了一篇碑文,标题为《庄子祠堂记》(见《东坡七集》卷32)由此看来,清莲寺村的庄周墓建于清朝,比小蒙城的庄周祠要晚得多。
第四,考证庄周故里,不能轻信“传说”和后起之地上建筑。庄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即便有些“传说”,恐怕也很难作为凭据。而地下发掘的文物,也应进一步考证。70年代初在蒙墙寺发现的古城遗址,专家疑为汉代文化遗址,果真如此,倒可以解除许多不必要的争论。
第五,宋国的疆域在公元前481年灭掉北邻曹国后为最大,东面包括彭城(今徐州)、宿(今安徽宿县),南面包括铚(今宿县西南)、酇(今河南永城西)、柘(今河南柘城),西部与魏的宁邑(今河南宁陵)相邻,北部包括今山东定陶,与鲁国的郓(今山东郓城)相接。庄子与梁惠王和齐宣王生活在同时,并且见过面,庄子还到过梁国、赵国和鲁国,可见其足迹遍布之广。但应注意,足迹所到之处可能会留下历史的印痕,况且庄子是名人,但其出生之地与其足迹所到之处并无必然关系。
最后,李教授得出结论:庄子可能生在蒙城,也可能生在蒙辖地的某一村庄,在目前尚无定论的情况下,有关庄子故里的研究应该以蒙墙寺为核心,庄子故里问题也应该以“商丘梁园区说”最有学术价值。
民间考证
庄子“民权说”于2000年修成正果。这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民权为庄子故里,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最大贡献者,非杨慧民莫属。
民权人杨惠民研究庄子文化50多年,撰写了《庄子故里考证》,还主编了《庄子研究文辑》,出版了《漫谈庄子》、《庄子的一生》等书,编写了18集电视连续剧《文哲大师庄子》。并先后到北京、徐州、合肥、南京等10多个城市,查阅和收集过许多文史,其中还有日本收藏的稀有版本。
杨惠民不否定“庄子者,宋之蒙人”。依然探究的是“宋之蒙”的确切位置。主要依据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南宋史学家罗泌的《路史》等书的记载:“庄子生于蒙,考城人。”此外,唐《括地志》、《元和郡县志》、旧《考城县志》、《民权县志》、《归德府志》和《商丘县志》等志书同样记载:“庄子故里在考城。”
杨惠民的史料依据是:蒙县为东汉时期所置,属梁国,都城在睢阳。蒙县县城当在其时的蒙墙寺村。考城所辖的青莲寺村距梁国都城睢阳和蒙县城蒙墙寺仅数十里,成三角形,广义上讲(庄子故里)在蒙县,狭义上讲在青莲寺村。青莲寺村于1956年划入民权县版图。
今年春节期间和5月份,记者曾两次到民权距青莲寺村5公里的老颜集乡唐庄村庄周墓。
庄周陵园占地面积2万余平米。从庄子广场迈过庄子祠高高的门槛,就是场面开阔的庄周墓园了。首先映入眼帘是高大、庄严的庄子塑像,塑像后面是一座六角凉亭,亭内立一通清朝乾隆五十四年立“庄周之墓”碑刻,背面字迹漫漶不清。亭后即是松柏环绕的庄周墓,墓高9.5米,壮观、肃穆。墓后是碑林,108座,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
据说民权县顺河乡青莲寺村北街,叫庄子胡同,庄子胡同东南隅有一口古井,名“庄子井”。当时因为时间关系,没能赶过去,留下个“来日再去”的理由。
近几年,民权依托庄子文化,举办盛大的庄子文化节,借此增强天下庄氏宗亲的认同感,吸引有识之士纷纷投资民权。从文化“软实力”到经济“硬实力”的对接与跨越,做得很有声色。
文化发展的新启示
日前,记者读到一篇文章叫《柔软的力量》,作者是《上海采风》杂志主编刘巽达。
文章指出:纵观世界,从发达国家经历了“军事立国——经济立国——文化立国”的进程看,文化不但决定了你的精神影响力,还直接影响你的GDP比重。文化产品的短缺,必然损害“软实力”的发挥,损害产业的影响力。
文章引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这句话启迪我们反思。
相信许多人还记忆犹新,今年元月中旬,海外各大媒体纷纷聚焦中国,原因是1月17日一早开始,一则醒目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户外大屏幕不断播放。宣传片开播时间选择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进行国事访问前一天。各大外媒褒贬不一,但主流声音是:这则短片不仅为即将举行的“胡奥会”起到“造势”作用,同时展现了中国巨大的“软实力”。怎样让文化不再阳春白雪?这或许就是答案之一——走出去,搞文化形象公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无异于为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深化阶段展开了一幅恢宏的蓝图。如何乘势而上,勇立潮头,再树标杆,这已成为全国各大城市共同面临的一个发展课题,同时也是务必要突破的经济瓶颈。
在这方面,上海再一次走在了前头。最近有来自上海的报道文章《浦东打造“文化创意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浦东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实现增加值181亿元,增长15.1%,快于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5个百分点。其中,动漫、数字出版、新媒体、文化贸易、游戏五大重点行业效益改善,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19.2%。“十二五”期末,上海计划将浦东新区打造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
上海的“发展样板”恰恰预示新的发展形势下彰显出来的文化发展新启示: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孕育了富有民族个性和特色的文化元素。在当今社会,只有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底蕴,将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再创造,才能创造出“有思想观念”和“精神影响力”的创意产品和文化品牌。
目前为弘扬老子精神,“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已在国家文化部主管的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成立。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将怎样迎接庄子文化再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近年庄子语录已成为韩国大学招生的重头试题。如何让庄周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之一,走向全世界,这已成为中国的又一大国家发展课题。而这恰恰是“文化中国时代”赋予商丘的一个大使命、大机遇。
作者简介
班琳丽,笔名班若,1973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两部,诗集两部,中短篇小说集一部。作品发表在《文艺报》《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诗选刊》《星星》《绿风》等刊物。《一腔白菜》获《中国作家》文学奖;《小日子》获第一届浩然文学奖等。现居商丘。
完文章作者:班琳丽
总策划:张凤玲
统筹:周小琦
原标题:《商丘文史|青莲寺:奔腾的庄子沉默的“墙”(下)》